翰客文房万卷余,诜诜翻是蠹书鱼。 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
这首诗以一种文雅且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书籍与读书人的关系。首句“翰客文房万卷余,诜诜翻是蠹书鱼。”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的书房,满满的书籍,然而这些书籍却被蠹鱼所侵蚀。这里的“蠹书鱼”是一种象征着书籍被时间侵蚀、被虫蛀的意象,寓意着知识的逐渐消逝。 第二句“载薰载曝徒为尔”,通过对书籍进行薰香和曝晒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珍视和保护。然而这种珍视和保护,诗人用“徒为尔”表达,似乎带有一种无奈和徒劳的情绪,暗示了知识的易碎和难以保护。 最后一句“秦筑长城错备胡”,引用了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的历史典故。这里,诗人巧妙地用这个典故比喻人们对知识的保护行为,就像秦始皇筑长城一样,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最终可能无法真正抵挡住知识的流失和消逝。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书籍、蠹鱼、薰晒、长城等元素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知识的易碎、珍贵以及人们对其保护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深深敬仰和对知识流逝的深深无奈。同时,诗歌的语言雅致,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