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夜悠悠,华灯有辉。 凄风动林,明月在帷。 山川迢迢,游子无衣。 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 不睹逝波,焉知昨非。 亭亭南山,有蕨有薇。 黄华晚荣,紫芝秋肥。 岁云莫矣,胡宁不归。 |
这是一首描绘凄凉秋夜,思念远方游子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巧妙地通过凉夜、凄风、明月等意象,塑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诗人以“山川迢迢,游子无衣”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挂念。游子在遥远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衣物保暖,这种关怀与担忧尽显亲情之深厚。 “瞻彼原隰,零露溰溰靡草不凋,无木不稀。”这四句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萧瑟、落寞的气氛。原野上的草木都凋零了,树木也变得稀疏,露水沉重,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秋天的寂寥。 “不睹逝波,焉知昨非。”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遗憾,意为如果不看到过去的流逝,又怎么知道昨天的错误呢?这体现了诗人的自省和悔意。 “亭亭南山,有蕨有薇。黄华晚荣,紫芝秋肥。”这四句又对秋天的南山进行了描绘,虽然秋天草木凋零,但仍有蕨菜、薇菜等野菜生机勃勃,黄花、紫芝也在秋天茂盛。这些描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最后,“岁云莫矣,胡宁不归。”这两句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游子早日归来的期盼。岁月已经晚了,为什么还不回来呢?这种期盼与挂念,让人感受到深深的亲情与温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秋天夜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期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