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许黄鹂鹦鹉见。 若令画史识倾城,写遍人间屏与扇。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残玉笙也慵理。 是谁瞥见一梳云,微月影中扫穠李。 阿昉妵周不姓顾,笔端那得莲生步。 无妨正面与渠看,看了丹青无尽处。 古来妍丑知几何,嫫母背面谩人多。 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是时当面看写真,却遣琵琶弹塞尘。 不如九京唤起文舆可,麝煤醉与竹傅神。 |
这是一首描绘美人和画家的诗,充满了艺术和生活的哲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美人的风采,以及画家的精湛技艺。 首段四句写美人不许黄鹂鹦鹉见她的如花面容,却让画史将她倾城之貌写遍人间屏与扇,可见美人的自负与画家技艺的高超。中间四句写春光懒困,美人无力扶持,玉笙吹残也懒得去理,但微月影中一瞥见美人梳理云鬓,扫过浓密的李子树,令人惊叹不已。接着四句提到画家阿昉妵周不姓顾,但他笔端生花,描绘出的莲花栩栩如生。无妨让美人正面看着他画,因为画中的美是无尽的。最后四句借用历史典故,指出古往今来美丑皆知多少,但丑女嫫母背对人多。君不见汉宫中多少美女,画图却枉费了王昭君。当时当面看写真,却让琵琶弹奏塞外尘土。不如唤起文舆可来画,用麝煤醉熏竹傅神。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美人和画家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百态、美丑并存、艺术与现实相互呼应的哲理。同时,借用历史典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