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节传呼洛北还,府庭无论不妨闲。 度桥寒色侵春服,按辔晴光露晓山。 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通闤。 自知白雪高难和,忍愧谁能寄我颜。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画卷,通过印节传呼、府庭闲散、度桥寒色、按辔晴光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诗的首句“印节传呼洛北还”,以一种传令的方式开启了全诗,使读者仿佛能听到一种古老的传唤声音,感受到了诗中的历史气息。而“府庭无论不妨闲”,则展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为接下来的景色描绘铺垫了情绪。 “度桥寒色侵春服,按辔晴光露晓山”这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度桥的寒色和春服的温暖形成对比,按辔前行的马匹和晴光下的晓山相互映衬,既有静态的描绘,又有动态的展示,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感。 “香穗徘徊凝广殿,花篮繁会满通闤”这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述香穗的徘徊和花篮的繁会,给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最后的“自知白雪高难和,忍愧谁能寄我颜”两句,诗人以白雪自比,表达了自己高洁却难以合群的性格。同时,通过“忍愧谁能寄我颜”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