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僦屋在山脚,草居两间如蛎壳。 六月七月无雨落,田野焦枯江海涸。 人间酷烈无处逃,吾农忍气婴熬。 编蒲缉羽不成扇,寻松访石空劳忉。 至今悒郁未能雪,想到那时肠内热。 先生何以知此情? 赠我齐约比明月。 番罗夹背紫竹把,中有水墨新图画。 崩滩乱石奔惊湍,依约远山左右攒。 轮囷老柏饱雪霜,更有石丈依修篁。 岁寒节操不可降,未举已觉生清凉。 山阴野人何磊落? 笑引南薰归掌握。 寒声飒飒动岩壑,不羡右军题六角。 转手黄埃净如扫,便将献君明大道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脚下的草屋,那里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和酷热,使田野焦枯,江海干涸。诗人描绘了农民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忍气吞声地熬过每一天。他们用蒲草和羽毛编织扇子,寻找松树和石头,但无法缓解炎热。诗人的内心感到郁闷和内热,无法消解。 然后,诗人描述了一位先生赠送给他一把齐约比明月(一种扇子),上面绘有山水画。画面上崩滩乱石、惊湍奔流,远山依稀,轮囷老柏饱经雪霜,石丈依修篁。这些景象展示了岁寒节操不可降的坚韧精神,让人感到清凉。 最后,诗人赞颂了山阴野人的磊落胸怀,他笑引南薰归掌握,飒飒寒声动岩壑,不羡右军题六角。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清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坚韧精神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坚韧精神的向往和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