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 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 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 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 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 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历史人物诸葛孔明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孔明从微贱之身到建立蜀汉江山的历程,展现了他的才智、勇气和忠诚。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于人才的珍视和对于历史的思考。 首句“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表达了诗人的观点,认为有志之士需要等待机遇,而显达和默默无闻并非偶然。接着,诗人描绘了孔明在未出山前的情景,“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通过对于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孔明淡泊名利的心态。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于孔明建立蜀汉江山的描述,展现了他的英明和胆略,“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孔明未能完成中兴大业的遗憾之情,“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但是,孔明却以他的才智和忠诚赢得了人们的崇敬和敬仰,“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 最后两句“人材品目异,自得岂虚传”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的看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价值,而孔明的成功也并非虚传,而是他自身努力和才智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于人才、机遇和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