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凝重的画面,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映衬在夕照边,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壮的氛围。在此背景下,诗人极目远眺神州大地,却发觉余生之人已尽,唯有袈裟和泪伏在碑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英雄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伤。 诗歌的首句,“行人遥指郑公石”,让读者眼前浮现出郑公石的形象,而“遥指”二字则传递出一种距离感和敬仰之情。第二句“沙白松青夕照边”描绘了一幅广阔且色彩斑斓的景色,白色的沙地、青翠的松树,以及落日的余晖,都在这句诗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第三句“极目神州余子尽”,诗人的视线穿过广阔的神州大地,却发现英雄后辈已经没有了,这里的“余子尽”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后继无人的深深哀叹。最后一句“袈裟和泪伏碑前”,诗人以袈裟和泪水向英雄致敬,伏在碑前表达无尽的哀思和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用词凝练,通过对郑公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同时,通过“余子尽”和“袈裟和泪伏碑前”的描绘,又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无后继人和英雄逝去的深深哀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