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衣山中人,短发披襟领。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人的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内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个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首句“槲衣山中人”,用槲树的皮制成的衣服来形容这个山中人的穿着,表现出他的朴素和与众不同。接下来,“短发披襟领”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外貌特征,给人一种率真、豪爽的感觉。 “寸心雄万夫,片语重九鼎”,这是诗人对这个山中人内心的赞美,形容他心胸雄阔,话语分量极重,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能力。 “不作好颜色,遂与世俗迥”,这两句表达了山中人不追求表面的华丽,与世俗的追求有所不同,进一步凸显了他的独特个性。 “始旦旭日明,默默有深省”,在旭日初升的早晨,他默默地深思,表现出他的内省和睿智。 “上愧饭牛戚,下怀扪虱猛”,这两句表达了山中人对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有所感慨,上愧于像宁戚那样穷困潦倒,下怀于像陈猛那样扪虱而谈。 “乞慷复乞慷,照镜可怜影”,最后两句形容他慷慨激昂,照镜自怜,形象生动,令人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人的形象、内心、外貌、行为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一个个性鲜明、气度非凡、内心深沉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山中人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