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凉风起,唧唧寒蛩鸣。 草木郁氛侵,两曜衔晖明。 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 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 |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 首句“淅淅凉风起”,用风声起兴,引出秋天的景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凉风是秋天的象征,也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流转。 接着,“唧唧寒蛩鸣”一句通过寒蛩(蟋蟀)的鸣声,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氛围。寒蛩的鸣声带有一种哀愁,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秋天的寂寥。 “草木郁氛侵”一句描绘了草木繁茂,但已经被秋天的氛围所侵蚀,这种对比显示了季节变化的影响,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盛衰无常。 “两曜衔晖明”一句则通过描述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展现了秋天的明朗天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河源失故道,岱宗眇余青”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事物变化的无常,河源失去了旧有的路径,泰山也只有余青,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抗拒的悲凉。 最后“凭虚发浩叹,游子万里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子万里漂泊的深深感慨。凭虚发浩叹,是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叹息;游子万里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和对游子思乡之情的抒发,展现了生命的盛衰无常和远方的思念,具有很深的意境和感情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