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露重珠缨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松林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联“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以“万松”形容松林之广袤,以“摐摐”模拟松涛之声,生动地表现了松林的壮阔气势。同时,作者通过“半岭苍云”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松林所处的高远之地,以及云雾缭绕的优美景色。 颔联“露重珠缨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通过对露珠、翠盖、风、石齿等元素的描绘,进一步细腻地表现了松林的秀美景色。其中,“露重珠缨”形象地描绘了露珠挂在松针上的景象,“蒙翠盖”则表现了松树的茂盛。而“风来石齿碎寒江”则通过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了松林的幽静。 颈联“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通过对南阁和北窗的描绘,进一步扩展了诗歌的空间感。其中,“浮空两竹横南阁”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高耸入云,“倒景扶桑射北窗”则通过倒景的手法,表现了扶桑树的繁茂。 尾联“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通过“坐待夕烽”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之情。而“重城归去踏逢逢”则通过描绘归去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这片松林景色的留恋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松林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秀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与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