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前无物撩眼界,雨里道边出奇怪。 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 撒开圆顶丈来大,一菌可藏人一个。 黑如点漆黄如金,第一不怕骤雨淋。 得雨声如打荷叶,脚如紫玉排粉节。 行人一个掇一枚,无雨即阖有雨开。 与风最巧能向背,忘却头上天倚盖。 此菌破来还可补,只不堪餐不堪煮。 |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雨后奇菌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与奇妙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雨前无物撩眼界,雨里道边出奇怪”设定了场景,为读者勾画出雨前平淡无奇的景象,然后突然在雨中出现了令人惊奇的景象,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 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枯菌的生长,“数茎枯菌破土膏,即时便与人般高。”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菌类破土而出的生命力,以及它们生长迅速的特性。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菌的形态和颜色,“撒开圆顶丈来大,一菌可藏人一个。黑如点漆黄如金”,这些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菌的巨大和鲜艳的颜色。 “第一不怕骤雨淋。得雨声如打荷叶”,这几句描绘了菌在雨中的状态,不怕雨淋,雨打在菌上的声音就像打在荷叶上一样,进一步展现了菌的生命力。 “脚如紫玉排粉节。行人一个掇一枚,无雨即阖有雨开。”这几句描绘了菌的底部像紫玉一般美丽,行人们纷纷采摘,菌在无雨时关闭,有雨时开启,生动描绘了菌的奇妙特性。 “与风最巧能向背,忘却头上天倚盖。”这两句诗人巧妙地用拟人手法描绘了菌在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忘记了头顶的天空。 最后“此菌破来还可补,只不堪餐不堪煮。”描绘了菌的坚韧特性,即使破了也可以修补,但是不能食用。 整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奇菌的景象,同时也赞美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