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 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 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 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 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 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 径须父子早归田,粗茶淡饭终残年。 |
这首诗描绘了父子间的深深情感和牵挂,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生活压力。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首联“父子初别双泪垂,别我既久忘却思。”描绘了父子初次分别时的伤心场景,同时也反映了长期分别后,思念之情渐渐淡忘的现实。这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忽得一书喜且悲,恰似向来初别时。”诗人通过收到一封信,引发了喜怒哀乐的交织,又一次唤醒了初次分别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颈联“汝翁在官缘索米,吾儿在家勉经史。”这里提到了社会现实,父亲为了生计在官场打拼,而儿子在家勤奋学习经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 尾联“举头二千四百里,亘山啼鸟偏入耳。”诗人通过地理距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父子间的思念之情。结尾“诗成自哦只自知,便风不敢寄吾儿。汝望白云穿却眼,若得此诗恐肠断。”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写成后不敢寄给儿子,怕引起他的伤心,展现了父爱的深沉和细腻。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父子间的思念和牵挂,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家庭责任的压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