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斧下鸣,隔溪便应谷中声。 不因蘋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伐木场景,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伐木、溪流、微风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 首句“伐木丁丁斧下鸣”以斧砍木的声音作为切入点,生动地展现了伐木的场景。这种声音在空旷的森林中回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次句“隔溪便应谷中声”进一步描绘了声音的传递,隔着溪流,伐木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这里运用了声音的象征,表现了自然的空旷和宁静。 第三句“不因蘋末微风起”转折,引入了微风的元素。蘋末微风起,使得溪面上的浮影摇曳生姿。这里的描绘细腻入微,给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感觉。 最后一句“漂影溪光本自明”收束全诗,漂影和溪光相互映照,展现了自然的美景。这里的“本自明”表达了自然的本色和美好,同时也暗喻了人心的明净和纯真。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光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同时,通过伐木的场景,也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