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开尽欲凋年,痛饮千江壁底眠。 江寒山瘦思亲友,归守平生二顷田。 西昌万户深篁竹,楚国无人知白玉。 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 樽前顾曲客姓周,学问东山继先流。 梅花恼人已落尽,真成何逊醉扬州。 我今颌底髭半白,背世学春秋。 此书百年锁蛛网,亦谓岁晚逢何休。 荀侯画谋取垂棘,之奇贪贤无处适。 大庾岭头烟雨中,万峰插天如剑直。 苦怀行李冰绕须,野店酒旗可试沽。 只今人才不易得,傥逢涤器试相如。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怀旧、思乡和寂寥的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易老、才华难识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腊梅开尽欲凋年,痛饮千江壁底眠。”描绘了腊梅盛开的景象,同时暗示着一年将尽,而诗人痛饮江水,沉浸在壁垒之下。这一联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又表现了他痛饮旷达的性格。 颔联“江寒山瘦思亲友,归守平生二顷田。”江寒山瘦,表现了环境的荒凉,诗人思念亲友,想要回归守护自己的二顷田地。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深思念。 颈联“西昌万户深篁竹,楚国无人知白玉。”描绘了西昌的深篁竹海,同时感叹楚国无人识得白玉的价值。这一联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尾联“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诗人想要通过弦歌来慰藉寂寥,但弦断枯桐,谁又能识得这曲中的意味呢?这一联表达了诗人的寂寥和无人理解的苦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和埋没。诗人在表达怀旧和思乡之情的同时,也流露了对人生易老、才华难识的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