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接武禊堂前,风物重新六十年。 无恙钧衡旧棠荫,有光台斗继蒲鞭。 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 不要外人来作记,当家自有笔如椽。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祖孙两代在禊堂前接力的场景,展现了风物依旧、光阴流转的画面。首句“祖孙接武禊堂前”,用“接武”形象地描绘了祖孙两代人在禊堂前相继前行的场景,展现出一种传承和延续的感觉。 接下来的“风物重新六十年”,通过“六十年”这个时间跨度,让读者感受到光阴的流转,同时“风物重新”又传达出一种风物依旧、景象更新的美感。 在颔联中,“无恙钧衡旧棠荫,有光台斗继蒲鞭”,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以“钧衡”和“棠荫”比喻过去的权威和荣耀,又以“台斗”和“蒲鞭”比喻新的光辉和鞭策,展示了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活力。 颈联“手提西郭三山月,下照南湖万顷天”,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画面的开阔和壮美。诗人以手提月亮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掌控自然的力量,而下照的“南湖万顷天”又展示了无尽的广阔和浩渺。 最后的尾联“不要外人来作记,当家自有笔如椽”,通过“不要外人”和“自有笔如椽”的表达,表现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誉和传承的自信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一个祖孙接力、风物依旧、光阴流转、辉煌传承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和传统的深深眷恋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