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盱眙山寺》

下傍盱眙县,山崖露寺门。
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
竹老生虚籁,池清见古源。
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通过描述山寺周边的景色和僧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下傍盱眙县,山崖露寺门。”交代了山寺的地理位置,靠近盱眙县,山寺的位置在山崖之上,寺门显露在崖壁之上。这一联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崇高的山寺景象,引领全诗。 颔联“疏钟过淮口,一径入云根。”描述了钟声穿过淮河口,一条小路延伸至云根的场景。这一联通过钟声和小径,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深远,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颈联“竹老生虚籁,池清见古源。”通过对竹子和池水的描绘,表现了山寺的自然和清新。老竹萧萧作响,池水清澈见底,可以见到古老的源头。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宁静和崇高氛围。 尾联“高僧拂经榻,茶话到黄昏。”描述了高僧在经榻上拂尘,与人谈论佛法,品茶直到黄昏的场景。这一联通过高僧的生活,展现了山寺的宁静和禅意,也为全诗增添了人文色彩和生活气息。 全诗通过对山寺及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赞美。
相关诗词
  • 1
    [唐]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2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3
    [宋]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