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 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 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 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 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啬夫的品德和行为。啬夫作为一方的领袖,被诗人视为前世的恩人,他的惠政和风范不仅为当地百姓树立了榜样,也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清廉之风。 首句“啬夫苟有惠,前世犹立祠”,直接点明啬夫的惠政对于前世的延续,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第二句“既为邦邑长,必欲风化施”则进一步强调了啬夫作为地方长官的责任,他不仅希望为地方带来繁荣,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和引导社会风气。 接下来的四句“长松荫公庭,流水循堂基。俱可助琴弹,亦足忘事縻”描绘了啬夫的居所环境,松树成荫,流水潺潺,这样的环境无疑有助于啬夫的琴声弹奏,同时也让他能够忘却世俗的烦扰。这四句诗通过环境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啬夫的高尚品质和清廉作风。 最后两句“况君公侯家,清尚人所期”是对啬夫的赞美之词,诗人指出,即使在公侯之家,人们也期待能有像啬夫这样的清廉之风。这不仅是对啬夫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期望和呼唤。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赞美啬夫的品德和行为,表达了对清廉之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当以高尚的品德和行为影响身边的人,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