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一个老郡丞在上元灯节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衰发萧萧老郡丞”,直接描绘了老郡丞的形象,白发苍苍,孤独无助。这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也暗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洪州又看上元灯”则描绘了上元灯节的繁华景象,但在这个繁华的节日里,老人却只能独自面对,无人陪伴。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两句,表达了老郡丞的处世态度和人格精神。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争辩是非,也不会为了自己的前途去追求更多的东西。这种态度和精神的表达,既是对老人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的人的批判。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郡丞的处境和心态。他面对官场的阿谀奉承和人情世故,已经无所畏惧,也不会被这些所影响。同时,他也能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关心和劝说。这种心态的表达,既是对老人的敬仰,也是对那些能够保持自我、不为世俗所困的人的赞美。 最后,“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两句,表达了老郡丞对归乡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整理好回家的行装,准备迎接新的生活。他笑着告诉别人自己将要前往庐山古涧,那里有他的朋友和生活。这种乐观态度的表达,既是对老人归乡的祝福,也是对那些能够保持自我、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鼓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郡丞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保持自我、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赞美和祝福。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