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铜作鼎土不蚀,地下千年藓花幂。 腹空凤卵留藻文,足立三刀刃微直。 左耳可执口可斟,其上两柱何对植。 从谁发掘归吴侯,来助雅饮欢莫极。 又荷君家主母贤,翠羽胡琴令奏侧。 丝声不断玉筝繁,绕树黄鹂鸣不得。 我虽衰苶为之醉,玩古乐今人未识。 |
这首诗《精铜作鼎土不蚀》是一首对古代铜鼎的赞美诗,通过对铜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 首句“精铜作鼎土不蚀”,铜鼎是用精铜铸成,历经千年,土蚀苔藓,却依然如新,凸显了铜鼎的材质之优良和历史的沉淀。次句“地下千年藓花幂”,描述铜鼎在地下埋藏千年,藓花覆盖,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腹空凤卵留藻文”一句,形象描绘了铜鼎内部的空旷,仿佛可以想象出曾经在里面留下的凤凰卵的印记,展现出古代的图腾文化。 接下来的几句,“足立三刀刃微直,左耳可执口可斟”等,具体描绘了铜鼎的各个部位,如刀刃、耳部等,细节之处更显其工艺之精湛。 最后两句“从谁发掘归吴侯,来助雅饮欢莫极”,表达了作者对这件铜鼎的来源和被发掘的经过感到好奇,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件铜鼎能够被发掘出来并归入吴侯之家的感慨,以及对这件铜鼎能够为人们带来欢乐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铜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艺术品和文化的珍视和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得铜鼎的形象更加生动和鲜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古代主母的赞美和对古代音乐的欣赏,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