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堪笑亦堪怜,撼树无功更怫然。 赋就柳州聊解祟,诗成彭泽要归田。 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 怀祖定知当晚合,次君未可怨稀迁。 |
这首诗的题目是《蚍蜉撼树》,作者是清朝诗人彭孙遹。 首先,从首句“蚍蜉堪笑亦堪怜,撼树无功更怫然”可以看出,作者以蚍蜉(一种小昆虫)为喻,表达了对那些无法撼动大树的力量的人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人的失望和无奈。这种表达方式富有诗意,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第二句“赋就柳州聊解祟,诗成彭泽要归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和期望。他以柳州和彭泽为比喻,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文学和政治上有所作为,同时也想要回归田园生活。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对未来的期望,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第三句“身谋共悔蛇安居,理遣须看佛举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当前处境的思考和反思。他认为自己的计划和谋略就像蛇一样无法安居,需要寻求佛的帮助。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一句“怀祖定知当晚合,次君未可怨稀迁”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未来的思考。他认为怀祖(指屈原)一定会理解他的晚归,而次君(指陶渊明)也不应该怨恨他的迁移。这种表达方式既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政治的追求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