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积衅久,天欲尽杀之。 干戈杀不尽,继以大旱饥。 田野委饿莩,道路纷流离。 众人识天意,不敢加扶持。 公怀佛子性,逆天救民命。 擅移太仓粟,众拂生尘甑。 全活十万家,九州咏仁政。 逆天天弗怒,鬼神胡不恕。 白玉尚指瑕,青蝇工点素。 秋风动莼鲈,公亦思归去。 问公归去兮,苍生谁怙恃。 |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社会现实图景,揭示了战争、饥荒和人民苦难的主题。诗中通过对天意的质疑,表达了对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首段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杀戮的无尽,接着是饥荒的大面积发生,田野荒芜,路上都是流离失所的人们。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 接着,诗人赞扬了公的佛性,他敢于逆天行事,拯救人民的生命。他擅自转移了太仓的粮食,但却被众人误解,认为他是在作秀。然而,公的行为最终拯救了十万人的生命,使九州传颂他的仁政。 然而,诗人也警告公,如果他逆天行事,天怒人怨,鬼神也不会原谅他。这里诗人对公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但也表达了对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最后,诗人询问公何时归去,谁来照顾这些苦难的人民。这里诗人对公的行为表示了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深同情和对公的敬仰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公行为的质疑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