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隐华山,学道忘岁月。 灵苗生绝壁,光景中夜发,斸根食之尽,倏尔换金骨。 通籍虎豹阍,日预通明谒,绿章奏封事,误字坐责罚。 後身幸不忘,去日苦飘忽。 白首三入朝,未省及黔突。 方逃申公钳,已取卞和刖。 福微不盈眦,罪众几擢发。 上天岂怜之,寸步使屡蹶,拔其利欲根,还之山水窟。 洗心谢宿愆,世事等胡粤。 |
这首诗《有客隐华山》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篇,它描绘了一位隐居华山、修炼道行的客人的生活和心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华山灵苗的生长和客人的修炼过程,表达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和修炼道行的艰辛。灵苗在绝壁上生长,光景在夜中闪现,而客人则通过不断地“斸根”修炼,最终换金骨,达到了道行的境界。这一过程充满了神秘和神奇,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客人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名利的反思。客人虽然通籍入朝,但遭遇了许多挫折和责罚,甚至因为误字而受到惩罚。这表明了名利场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常,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罪恶的感慨,以及对摆脱名利束缚的渴望。客人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但他仍然希望后身不忘修炼之志,去日苦飘忽,希望回到山水窟中,洗心谢宿愆。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罪恶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摆脱名利束缚的渴望。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感悟,通过描绘华山客人的修炼过程和在朝廷中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和人生的无常、罪恶的深刻认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名利束缚的渴望和对世事的淡然处之。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启示性和哲理性的诗篇,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