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绍兴末,同趋行殿门。 方思寻宿好,忽已奉遗言。 诔行曲台议,饰终明主恩。 高皇旧朝士,今复几人存! |
这首诗以追忆的方式,描述了作者在绍兴末年,一同进入宫门的情况。那时,他正想着寻找过去的旧交,却突然接到了先帝的遗言。作者在追悼逝去的先帝时,表达了对高皇旧朝士的怀念之情。 首句“昔在绍兴末,同趋行殿门”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绍兴是南宋的年号,行殿门是皇宫的大门,同趋则表示一同进入宫门。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哀悼和追忆的基调。 “方思寻宿好”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旧交情的回忆,而“忽已奉遗言”则揭示了现实——先帝已经去世,作者失去了与他共同经历的人。这种突然的转变,让人感到深深的悲痛和失落。 “诔行曲台议,饰终明主恩”两句,作者通过诔文和赞美先帝的恩典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曲台,是古代的乐府名,常用于祭祀等仪式;诔文则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哀悼死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高皇旧朝士,今复几人存”一句,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作者感叹高皇帝(指宋高宗)时代的旧朝士今存者寥寥,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消逝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情而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对逝者的敬意。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深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作者的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