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始辞国。 楼船欲渡河。 輴轩临碛岸。 旌节映江沱。 观涛想帷盖。 争长忆干戈。 虽同燕市泣。 犹听赵津歌。 |
这首诗《校尉始辞国》是一首离别诗,通过对校尉离开京城,踏上戍边之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校尉始辞国,楼船欲渡河”,直接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校尉初辞国都,即将踏上戍边的征途,送别的场面在浩浩荡荡的楼船中举行。这一场景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壮的基调。 颔联“輴轩临碛岸,旌节映江沱”,描绘了校尉即将登船出发的情景。輴轩临碛岸,描绘了校尉即将登船的场景,輴轩是古代的一种车,这里借指校尉将要乘坐的车;临碛岸,则描绘了车即将出发的情景。旌节映江沱,则借指校尉的仪仗队在江边行走,映照着江水。这一联通过描绘场景和仪仗队,表达了送别的庄重和不舍之情。 颈联“观涛想帷盖,争长忆干戈”,则通过想象和回忆来表达情感。观涛想帷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戍边生活的想象,帷盖指军帐;争长忆干戈,则表达了对友人曾经经历过的战争生活的回忆。这一联通过想象和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尾联“虽同燕市泣,犹听赵津歌”,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燕市泣,赵津歌,都是典故,表达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虽然离别让人心痛,但希望友人能在边疆过上安定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生活的想象和祝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