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 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 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 山重海澹怀中印,月冷风微宿上方。 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 何时更问逍遥义,五粒松阴半石床。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檐外青阳有二梅,折来堪下冻醪杯。”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诱人,仿佛是在邀请读者一同欣赏和品味。接着,“高杉自欲生龙脑,小弁谁能寄鹿胎。”这两句则表达了梅花的高贵和独特,仿佛是诗人自身的象征。 “丽事肯教饶沈谢,谈微何必减宗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 “还闻拟结东林社,争奈渊明醉不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随后,“忽忆高僧坐夏堂,厌泉声闹笑云忙。”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最后,“病后书求嵩少药,定回衣染贝多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健康和生命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向往。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