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月上人归乡》

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
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
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
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
作品赏析
这首诗《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是一首描绘秋天的美丽和哲理的诗。它以西风、木落、山露、秋月等秋天的元素为描绘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生死、轮回等问题的思考。 首联“西风木落山露骨,秋月在水波濯魂”,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萧瑟,树木凋零,山峰露出嶙峋的骨感,而秋月则在水波中洗濯着灵魂。这些景象都带有秋天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的敬畏。 颔联“客意归卧四明麓,三世佛从禅口吞”,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信仰。作者想要归隐到四明山麓,享受自然的宁静和自由。同时,他也相信三世佛会从禅口中吞食一切烦恼和困惑,帮助他解脱人生的痛苦。 颈联“大千俱坏我不坏,三六相昏渠不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不朽和轮回的理解。他认为在大千世界中,万物都会毁灭,但自己的生命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他也认为即使在三六相混乱的时刻,自己也不会受到影响。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不屈和自信。 尾联“劫空照见造化种,回首应物亡尘根”,表达了作者对造化种和轮回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界的感恩之情。他认为劫空是造化种的机会,也是自己反思和成长的机会。回首过去,他已经把尘根抛在了身后,这是他对过去生活的超越和对自己的肯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信仰、轮回等的理解和追求。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篇。
下一首
《五言》
相关诗词
  • 1
    [唐]
    已得归乡里,逍遥一外臣。
    那随流水去,不待镜湖春。
    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
    空馀道士观,谁是学仙人。
  • 2
    [唐]
    六合八荒游未半,子孙零落暂归来。
    井边不认捎云树,多是门人在后栽。
    洞中日月洞中仙,不算离家是几年。
    出郭始知人代变,又须抛却古时钱。
  • 3
    [唐]
    相逢须强笑,人世别离频。
    去晓长侵月,归乡动隔春。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
    宇宙诗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犹入爨,青镜未辞尘。
    逸足常思骥,随群且退鳞。
    宴乖红杏寺,愁在绿杨津。
    羞病难为药,开眉懒顾人。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