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岸贫》

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
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
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农夫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两句“无能事耕获,亦不有鸡豚”,直接点明诗中农夫并无出众的农事才能,收获也并不丰富,但这里的描述并没有流于消极,反而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质。鸡豚,即鸡和猪,虽没有这些家畜家禽,但生活并不贫乏。 接下来的几句,“烧蚌晒槎沫,织蓑依树根”和“野芦编作室,青蔓与为门”描绘了农夫的生活环境。他们利用自然材料,如蚌壳、槎沫(木筏上的泡沫)等来建造住所,用野芦编织成屋,用青蔓作为门户。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出农夫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同时也体现出他们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裩”一句描绘了农夫的孩子们,他们用荷叶等自然材料制作衣物,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纯真和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夫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种生活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这种对简单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尊重,也是这首诗的重要主题。
相关诗词
  • 1
    [宋]
    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 2
    [宋]
    生为矮屋女,本乏超世姿。
    苟焉执丝枲,安得组绣奇。
    人各爱厥子,骄养随所宜。
    今晨嫁朱门,装束弗适时。
    尊嫜不厌拙,邻曲莫见嗤。
    或有劝我言,学扫长蛾眉。
    妾妇前致辞,拙性不可移。
    谁能事膏沐,随人作妍媸。
    采采南涧苹,心事涧水知。
    在家尽子识,为妇尽妇仪。
    如何织锦字,更制回文诗。
  • 3
    [元]
    春风吹船着牛轭,扶藜直上山之脊。
    山上老石怪且顽,皮肤皴骳苔花碧。
    我来不知石有名,拊摩怪状心亦惊。
    野人指点为我说,此物乃是虾蟆精。
    古昔曾偷太仓粟,三百余年耗中国。
    天官烛其阴有毒,敕丁破口劙其足。
    至今突兀留山丘,雨淋日炙无人收。
    树根穿尻蛇入肚,老鸦啄背狐粪头。
    牧童时时放野火,耕夫怒击樵夫剁。
    自从残堕不能行,见者唾之闻者骂。
    虾蟆虾蟆非令仆,无功那窃天之禄。
    如今虾蟆处处有,天官何不夷其族。
    致令骄气吹臊腥,干霄上食天眼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