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绿与澄黄。 今小春、已过重阳。 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 孤馆最凄凉。 天色儿、苦恁凄惶。 离愁一枕灯残後,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春季节(大概在农历十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恨。 首句“橘绿与澄黄。今小春、已过重阳。”描绘了橘树绿意盎然,澄黄的果实点缀其中的景象。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小春已过,这意味着季节已经进入了深秋或者冬季。这种描绘方式巧妙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这几句诗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霏微的雨和西风带来了冷意,让人感到无限的悲伤。这种描绘方式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凄凉、冷清的环境,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情感。 “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他身处孤寂的旅店,感到无比凄凉。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通过环境的描绘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离愁一枕灯残后,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迥廊。”最后,诗人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他躺在床上,灯油将尽,心中的离愁难以排遣。他无法入睡,坐立不安,直到月亮升上天际。这种描绘方式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环境的凄凉。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离别之痛的深刻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让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