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有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落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织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共衣。 日高服示具,不敢逾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盆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
这是一首以赞美“君子”尚仁义、重道德,不以物质富饶为意,而贤者虽有贫寒之忧,但仍保持操守、不忘初心的诗。 诗歌开头以“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君子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接着以“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来说明物质富饶并无意义,如果其人没有道德修养,再多的财富也没有用。 随后,诗人通过描述一位初入仕途的贤者,在贫穷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操守,不为物质所动,进一步强调了君子的道德风范。同时,通过写同事借带、同列乞衣等细节,展现了这位贤者的清廉自持和同僚们的敬佩之情。 最后,诗人援毫引幅纸,书写盆诗,表达了对命运多舛、生活艰苦的感叹,同时也展示了贤者在困境中仍然保持学识和修养,不忘初心的高尚品质。 整首诗以君子的尚仁义、重道德为主题,通过描述贤者的清廉自持和道德风范,表达了对道德品质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在困境中保持操守、不忘初心的坚韧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