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 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 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 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皪横江梅。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 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 |
这是一首生动描绘丝绸织造和绘画过程的诗,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深厚的人生感慨。 首句“扶桑大茧如瓮盎”,以扶桑大茧为引子,为读者描绘了丝绸的源头,而“天女织绡云汉上”则形象地描绘了天女在云端织造丝绸的场景,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这两句既描绘了织女们穿梭织布的忙碌场景,又表达了丝绸织造的艰辛和技艺的要求,进而映射出人生中的辛勤付出和奋斗精神。 “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梁崔。”描述了丝绸织造完成后,画家开始用丹青绘画,而“濠梁崔”则可能是画家的名字或者一个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画家的高超技艺。 “风蒲半折寒雁起,竹间的皪横江梅。”这两句以景物描绘表达了四季的更迭,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折射出人生的变迁。 “画堂粉壁翻云幕,十里江天无处着。”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画家在画堂粉壁上作画,画面生动逼真,仿佛十里江天都无法容纳。 “好卧元龙百尺楼,笑看江水拍天流。”最后两句以豪迈的气势结尾,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也寄寓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丝绸织造和绘画过程,展现了技艺的精湛和辛劳的付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豁达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