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笔时。 以至死生犹处了,自余荣辱可知之。 适居堂上行堂上,或在水湄言水湄。 不止省心兼省力,尧夫非是爱吟诗。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诗。从诗中可以看出,尧夫并非出于爱好而吟诗,而是将诗作为表达思想、试炼笔触的工具。诗中所表达的,是他对生死、荣辱的深刻理解和洞见。 尧夫认为生死犹如处了,也就是生死犹如平常事,不必过分忧惧。这种对生死的超脱态度,反映出他的豁达和胸襟。而对于荣辱,他则表示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他清楚荣辱的来源和本质,不会因外界的荣辱而动摇内心的平静。 在诗中,尧夫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他随遇而安,无论是在堂上还是在水湄,都能适应环境,自在生活。这种适应环境、享受生活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智慧。 诗的结尾“不止省心兼省力,尧夫非是爱吟诗”,既表达了尧夫写诗的目的并非为了省心省力,也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诗的功利性看法,诗是他表达思想、传达哲理的工具。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意,表达了尧夫对生死、荣辱、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诗才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