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夕感怀用尤悔庵原韵》

鹊又填桥矣。
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
有和病、云鬟雪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于此。
弹不尽,半襟雨。
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咐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感情的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和情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鹊又填桥矣”描绘了喜鹊搭桥的场景,进而引出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千门砧杵,四围云水”。这种繁华与后面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回忆起过去在茅屋下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然而,现在的他却病弱孤独,“有和病、云鬟雪涕”,不禁让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在“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于此”这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同时,“弹不尽,半襟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泪流满面的悲伤情景。 然后,诗人通过自己的现状,“如今剩有孱躯耳”,进一步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这里的“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悲痛欲绝的状态。 在结尾部分,“奈又说、春蚕竟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无奈和哀悼。而“嘱咐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寄托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的“风乍吼,粉云起”则以景象的突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描绘不同的场景和情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慨。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惟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 2
    [近代]
    万山拱极一峰高,遯迹何心仗节旄。
    望月空馀落花句,题诗寄咏猗兰操。
    江湖秋水人何处,霖雨苍生气倍豪。
    笑视吴钩自搔首,前途恐有未芟蒿。
  • 3
    [唐]
    恨寄朱弦上,含情意不任。
    早知云雨会,未起蕙兰心。
    灼灼桃兼李,无妨国士寻。
    苍苍松与桂,仍羡世人钦。
    月色苔阶净,歌声竹院深。
    门前红叶地,不扫待知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