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 苟非天禄中,此事无由全。 自从秦火来,历代逢迍邅。 汉祖入关日,萧何为政年。 尽力取图籍,遂持天下权。 中兴熹平时,教化还相宣。 立石刻五经,置于太学前。 贼卓乱王室,君臣如转圜。 洛阳且煨烬,载籍宜为烟。 逮晋武革命,生民才息肩。 惠怀亟寡昧,戎羯俄腥膻。 已觉天地闭,竞为东南迁。 日既不暇给,坟索何由专? 尔后国脆弱,人多尚虚玄。 任学者得谤,清言者为贤。 直至沈范辈,始家藏简编。 御府有不足,仍令就之传。 梁元渚宫日,尽取如蚳蝝。 兵威忽 |
这是一首描绘中国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诗。作者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经史子集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文化知识的态度。 诗中提到“尝闻四书曰,经史子集焉”,这是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概括。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还提到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如秦火、萧何、董卓等,这些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与经史子集的传承和发展密切相关。 诗中还描写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文化知识的态度。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后,经史子集的传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在汉朝时期,萧何尽力收集图书,使得经史子集得以传承。而在晋朝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人们对文化知识的追求有所减弱,清谈玄学成为时尚。直到沈约、范晔等人出现,才开始重新重视经史子集的传承。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经史子集的传承和发展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文化知识的态度。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作者呼吁人们重视文化传承,珍视历史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