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入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会。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天地、动静、方圆、润然等概念,描绘了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原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以天地为比,阐述了动与静、方与圆的相对关系,展现出宇宙间的对立统一。地静而方,象征着稳定与规则;天动而圆,则表现了变动与圆满。这里,诗人借天地之形,揭示了动静、方圆的相对性,进而引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接下来,“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进一步阐述了动静、方圆之间的相互关系。动静、方圆虽是相对的,但它们是构成世界的必要条件,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 “静入必成润,动极遂成然”,这两句诗深入地探讨了静与动的内在特性。静能生润,即静态能孕育滋养万物;动至极点则生火,火焰燃烧,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创造力。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会”,这里诗人用水火来比喻润与然的特性,水润而火燥,两者相对而又互补,共同构成了生命的要素。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水火的作用方式,水需要借助容器来承载,火则需要燃料来持续燃烧,这正如生命需要载体和环境来维系一样。 最后的“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诗人以一种高远的视角,描绘了生命体与宇宙的关系。生命体虽然存在于天地之后,但其作用却与天地同在,甚至先于天地而存在。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对天地、动静、方圆、水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规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宇宙的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