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 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 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 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 |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痛惜的离别诗,借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来描绘出诗人对离去友人的思念和忧虑。整首诗情感饱满,韵味深长。 首先,诗的开篇“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通过对比塞鸿和梁燕,突显了友人已经离去,而期待的消息却还未到来的深深怅惘。塞鸿未至,梁燕已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失落和焦虑。 其次,“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一句,以云山为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重重阻隔,相逢无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失落和焦虑。 再次,“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通过对都城门和长亭路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离别场景,使读者仿佛能看见诗人在城门口长亭路上,久久凝视着友人离去的背影。 最后,“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一句,通过对衣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友人,无心打理自己,新衣也变得旧了,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痛和思念之苦,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情谊和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