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四海,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
这是一首描写山泉的诗,诗人通过对山泉的形象、声音、流动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首句“兹山定空中”,突出了山泉所处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山泉的高远和清幽。接下来“乳水满其腹”,形容山泉的水满盈盈,如同乳汁一般。 诗人用“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来形容山泉时而奔腾汹涌,时而平缓流淌,散发出清新的气息。接着用“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来形容山泉的形态各异,或深或浅,或方或圆,随地形而变化。 在描写山泉的声音时,诗人用“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来形容山泉在空洞中发出的声音,如同琴瑟之音和玉佩之声交织在一起。接着用“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来形容山泉在苍石缝中流淌,宛如龙鸾舞动。 然后诗人通过对比贵人的奢华生活和山泉的清幽之美,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最后用“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来表达自己对山泉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山泉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