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 而今岁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 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余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俚甚,乃为易之。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缨络,一枝争看玉盘盂。 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逢旧画图。 従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负郭相君初 |
这首诗描绘了东武地方每年四月在南禅、资福两寺举行的芍药供佛盛会。今年花开得特别繁盛,有七千多朵,其中有一朵白花形状圆如覆盂,花下十余片叶子稍大,承托着花朵如同盘子,姿态格外优美,独出于七千朵芍药之上。这朵花是从城北苏氏园中得到的,周宰相莒公的别业。诗人为其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以取代原有的俚俗之名。 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芍药盛会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对这朵独特白花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这朵花的喜爱之情,相信它的出现预示着丰收的年份。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通过对芍药花的描绘和赞美,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