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
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
垂鞭纵辔寻山足,洛水逶迤过数曲。
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
入门拂去衣上土,先爱娑罗阴满庭。
庭下双渠走清澈,罗縠成纹日光徹。
寒声淅沥入肝髓,乱影飘萧动毛发。
寺僧引我观泉源,堂乐周回百步宽。
碧颇梨色湛无度,想像必有虬龙蟠。
泉南高山名凤翅,宛转包泉张远势。
岸旁修竹逾万竿,飒飒长含风雨气。
寺门下望情豁然,桑柘纷披满一川。
嵩高女几列左右,王屋大行来掌前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林景色和寺庙泉源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寺庙泉源的描绘,表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崇尚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具体来说,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林、泉水、竹林、寺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例如,“神林兴尽谋早归,草间露裛行径微”一句,描绘了早晨山林中的露水和小径,营造出了清新自然的氛围。“忽思灵山去不远,马首欲东还向西”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之情。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渐闻林下飞泉鸣,未到已觉神骨清”一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了泉水的清脆和神韵。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碧颇梨色湛无度,想像必有虬龙蟠”一句,将泉水比作碧颇梨色,形象地表现了泉水的清澈和神秘。 最后,诗人在描写寺庙泉源时,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崇尚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崇尚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