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 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 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 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 |
《忆昔少陵身在蜀,遇春曾忆两京梅》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杜甫在蜀地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忆昔少陵身在蜀”直接引出杜甫在蜀地的经历,通过少陵这一代诗圣的别号,表达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身处异乡的孤独和寂寥。 “遇春曾忆两京梅”一句,通过描述杜甫在蜀地遇到春天的情景,引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两京梅花的回忆。这里的“两京”指的是唐朝的都城长安和洛阳,是诗人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 “我今久隔乡关念,病后徒惊节物催”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因为疾病而久居异乡,面对着时光流逝,更加思念故乡。同时,“节物催”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不见过门长者辙,可怜到手故人杯”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与故人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能经常见面,只能偶尔相聚。这种无奈和遗憾,让诗人更加珍惜每一次与故人相聚的机会。 最后,“长亭与想东征路,柳色青青拂面来”两句,诗人通过想象故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柳色青青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杜甫在蜀地经历的描述和对故乡、友情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思乡之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