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善宝》

灯火高堂夜坐移,情亲应惜报归期。
梅花别路春愁尽,舟到渝东柳暗时。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夜晚在灯火下,思念远方亲朋好友的情景。 首句“灯火高堂夜坐移”描绘出的是一幅深夜灯火明亮的场景,其中的“高堂”二字不仅描绘出屋内灯火通明的景象,还借此暗示出屋内有人正在专注地读书或工作。这样的场景常常与寂静、孤独和思考相关联,而这也是作者此刻的心境。 “情亲应惜报归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深深思念之情。这里的“情亲”既指亲情,也指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深眷恋和感激。而“应惜”二字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理解和关怀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梅花别路春愁尽”一句,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离别之时的伤感和不舍之情。这里的“梅花”常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强、谦虚等品格,而在此处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之时的伤感和不舍之情。同时,“别路”二字也暗示了离别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 最后一句“舟到渝东柳暗时”描绘了作者对未来归期的期盼和期待。这里的“渝东”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或所在之地,“柳暗”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灯火、思念亲友、离别之景和未来归期等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送李善宝》是明代文学家陆釴创作的一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诗人与李善宝的关系:陆釴和李善宝可能是朋友或者同僚,他们之间可能有着一定的交往和感情基础,因此陆釴在送别李善宝时会有所感慨,创作了这首诗。 2. 送别的情境:诗歌创作的背景可能与送别的具体情境有关,比如在送别时,陆釴可能看到了李善宝离去的背影,或者想到了彼此的交往和感情,因此产生了创作的冲动。 3. 明代的社会背景:明代社会经历了很多变革和动荡,这也可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送别诗中,诗人可能会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考,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送李善宝》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李善宝的关系、送别的情境以及明代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1
    [唐]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2
    [唐]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3
    [唐]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