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肠出仕岂徒然,须信天伦有后先。 可怪绝裾违母事,伤哉遗恨后人传。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性的刚强和家庭伦理道德的讨论。诗中表达了对孝顺和忠诚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背离这些价值观的遗憾和痛心。 首句“刚肠出仕岂徒然”,表达了诗人刚正的性格和对仕途的执着追求。这里的“刚肠”可以理解为诗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刚毅的性格,而“出仕”则是指步入社会,追求政治地位和权力的提升。然而,诗人强调这种追求并非空洞无物,而是基于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守。 “须信天伦有后先”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视。这里的天伦指的是亲人之间的关系,诗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他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应该符合家庭伦理道德,并且这种选择会影响到后代子孙。 接下来的两句诗“可怪绝裾违母事”和“伤哉遗恨后人传”,揭示了背离家庭伦理道德的遗憾和痛心。这里,“绝裾”是一个典故,指汉武帝太子刘据因母被诬陷而与母分别时断绝衣襟的故事。诗人用这一典故,表达了对背离孝道和忠诚的遗憾和痛心。同时,“伤哉”和“遗恨”这两个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的深深遗憾和痛心,并预示着这种行为将会在后代子孙中留下不良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刚强的性格、对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视以及对背离这些价值观的遗憾和痛心,表达了对忠诚、孝顺等价值观的赞美,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坚守家庭伦理道德,避免做出背离这些价值观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