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深松半露,石乱水分流。 |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小诗以简炼的笔触,描绘了岩深、松古、石乱、水流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首句“岩深松半露”,点出岩石的丰富和松树的繁茂。这里的“深”字既指岩壁的深度,又可引发对松树扎根于这样深厚土壤而枝繁叶茂的联想。松树半露于山岩,不仅令人感到它形体的半隐半现,而且更主要的是让人感到它生命的勃发与盎然。 次句“石乱人罕知”,是对石乱、水流的形象概括。石乱则林立、倾轧、崩裂、崩坍种种形态皆备,水流则湍急、奔腾、分派、穿隙无所不在。这样的环境,自然是人迹罕至的。这一句从视觉上写出了环境的荒僻,而第三句“水声长在耳”,则从听觉上强化了环境的幽静,同时又从侧面烘托了人迹罕至的情境。 “岩深”一联,由视觉转为听觉,造语上则显得平淡自然。“水声长在耳”,既强化了环境的幽静,又暗指了诗人的独行姿态,同时又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境况的心满意足。 这首诗语言简炼,意象突出。诗人以岩深、松古、石乱、水流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幽静的环境,同时表达出诗人身处如此环境时的满足感。全诗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