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渔门舟中》

霜落芦可杀,水归湖渐洲。
遵鸿岁栖集,振鹭日优游。
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
兹生凡几过,时序古囊收。
作品赏析
这首诗《霜落芦可杀,水归湖渐洲。遵鸿岁栖集,振鹭日优游。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兹生凡几过,时序古囊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的诗,通过对霜落、芦苇凋零、鸿雁、鹭鸟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联“霜落芦可杀,水归湖渐洲。”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降之后,芦苇凋零,水归湖渐洲,展现出一片肃杀之景。这不仅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遵鸿岁栖集,振鹭日优游。”这两句诗借鸿雁、鹭鸟的栖息和游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鸿雁和振鹭是常见的候鸟,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表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流动性。 “邬子兵巡徼,豫章吴地头。”邬子是古代的巡逻兵,而豫章和吴地头则是指的自然景象。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类活动的观察和理解,也暗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兹生凡几过,时序古囊收。”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慨。“兹生”指的是生命中的一次次经历,“凡几过”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时序古囊收”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唐]
    晓发渔门戍,晴看担石湖。
    日衔高浪出,天入四空无。
    尺寸分洲岛,纤毫指舳舻。
    渺然从此去,谁念客帆孤。
  • 2
    [唐]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 3
    [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