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始生书怀》

非贤非智半痴聋,性禀天然雅淡中。
閒阅废兴槐国梦,细思得失楚人吊。
事无欺世心何愧,诗为伤时句不工。
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人翁。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非贤非智半痴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绘一种看似“半痴聋”的隐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时间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非贤非智半痴聋”直接描绘了诗中人的性格特点,他既不像贤者那样明智,也不像普通人那样有智慧,而是显得有些痴傻。而“半痴聋”的形象,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事看淡、不计较的态度。 “性禀天然雅淡中”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中人的性格特点,他的天性就是淡雅、朴素,不追求奢华。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 “闲阅废兴槐国梦”和“细思得失楚人吊”两句,描绘了诗中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他闲暇时回顾历史兴衰,如同在槐国中做梦;深思世事得失,如同楚人般悲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事无欺世心何愧”表达了诗中人对于世事公正、诚实无欺的信念。他无愧于心,因为他相信世事是公正的,没有欺骗世人。 “诗为伤时句不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的社会功能的理解,他认为诗歌应该关注时事,表达对世道不公的伤感。 最后两句“却谢梅花开几点,年年此日伴人翁。”表达了诗中人对于岁月的无奈和自我安慰。他感谢梅花开出几朵花,每年这个时候都陪伴着他。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无奈和自我安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看似“半痴聋”的隐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世事、时间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中人的淡泊、从容、关注历史和现实以及对诗歌的社会功能的理解,都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自我安慰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豁达。
相关诗词
  • 1
    [元]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
    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切叶以饲之,拥纸散周遭。
    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
    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
    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
    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
  • 2
    [宋]
    昔闻谢自然,今祠何女仙。
    昌黎久不作,奇事相留传。
    当其始生时,紫云光烛天。
    炼服云母丹,红玉飞琼烟。
    窈窕颜不老,霞帔尚翩翩。
    琪花露含蕊,瑶水月在莲。
    恍若坐深闺,真息长眇绵。
    左携魏无人,右挟夏婵娟。
    不入天台路,永同龙汉年。
  • 3
    [宋]
    秋气高寒公始生,禀姿多得圣之清。
    官箴未许冰为洁,心事真堪月比明。
    久合紫囊还于世,却令皂盖历三城。
    凭谁尽纪前张政,只听村谣里唱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