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 |
这首诗《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是一首描绘江上景色的诗,同时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渺渺江空阔,停帆首屡回”描绘了江面的广阔和深邃,以及船帆的移动。诗人停帆驻车,注视着江面,看到江水浩渺,宽阔无边,而船帆则屡屡回转,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故事。这句诗以视觉形象开篇,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江上画面。 “渔家编苇荻,蜃气幻楼台”则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象。诗人看到渔民们编扎的苇荻,以及由海市蜃楼形成的奇特景观。这里既有人物的点缀,又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使画面更加丰富。 “逸少亭应在,鸱夷棹不来”两句则转向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诗人想象王羲之的亭子应该还在,但因水流湍急,船只无法到达。这里涉及到历史人物和地点,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最后,“一钩新月上,时把篾篷推”描绘了新月升起,诗人推船篷的情景。这句诗以动衬静,表现出月夜江面的宁静和诗人的悠闲。同时,诗人通过推船篷的动作,表达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景色,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既有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描绘,又有历史、文化、人物等元素的引入,使整首诗富有内涵和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