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 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斯文”的价值,即那些被人们所推崇的诗人和文人。诗中通过描绘对“斯文”的喜爱,以及对其名声的认可,表达了对这些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表达了诗人对“斯文”的珍视和喜爱,他认为这种文化传统是有价值的,不应该被随意定价。而“之子坐虚名”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因为虚名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文人的同情。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这两句诗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中主考官评分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公正评价的赞美。诗人认为,无论是主考官还是官员,都应该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考生,不偏不倚,如同秤一样公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这两句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才华出众但不被赏识的文人的同情。骏马虽然有千里之能,但却被埋没在乡野之中;病鸱虽然有飞翔的能力,但却被困在屋檐下。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最后两句“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种文化传统的敬仰之情,他愿意远离尘嚣,为这些文人感到高兴和惊讶。这体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文人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斯文”的价值和公正评价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文人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同情和关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