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戍兵残将亦骄,幸时轇轕与民仇。 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 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 江城永夜欹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 |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和平的矛盾,以及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久戍兵残将亦骄,幸时轇轕与民仇”,描绘了长期战争给士兵带来的疲惫和不满,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这里,“将亦骄”暗示了士兵们对指挥官的不满,他们可能认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而指挥官也变得骄傲自满,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与民仇”则表达了战争与人民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和反感。 颔联“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进一步阐述了战争带来的恶果。撤军可能导致局势更加恶化,而放弃甲胄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因为这可能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颈联“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期待。诗人希望淮河一带的局势能够得到解决,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同时,他也呼吁官员们应该停止对人民的苛捐杂税,让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尾联“江城永夜欹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则描绘了战争期间人民的生活状态。在寒冷的夜晚,人们只能倚着寒枕数着剩下的夜晚,期盼着和平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矛盾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期待,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