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 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 麦熟黄疑委,桑余路尚多。 我居虽逼仄,度日亦婆娑。 |
这首诗《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人与物的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首联“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人与物的和谐关系,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里,“物意”指的是自然界的万物,它们因为人的喜爱而显得更加美好;“人情”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它与“物意”相互呼应,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颔联“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忙碌和生机。家家户户忙着煮茧抽丝,处处可以听到插秧的歌声。这一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繁忙和活力,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 颈联“麦熟黄疑委,桑余路尚多”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丰收景象。成熟的麦子像黄色的地毯一样铺开,桑树下的路上还留有采桑叶的痕迹。这一描绘展示了乡村的富饶和繁荣,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满足。 最后一句“我居虽逼仄,度日亦婆娑”是诗人的自我评价,他虽然居住的地方狭窄,但他依然乐观地生活着,享受着每一天。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乡村的繁忙、富饶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