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 闻君俱下第,使我转思山。 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 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閒。 |
这首诗的标题是《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在病中愁苦无助时,偶遇僧人谈及科举落第之事,引发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困惑,最后在月夜的太虚幻境中寻求解脱的诗。 首句“忽见僧来说,千愁集病颜”,直接描绘了诗人病中愁苦的心情。诗人突然看到僧人前来拜访,原本分散的愁绪一下子集中到了他的脸上。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闻君俱下第,使我转思山。”这一句揭示了诗人的科举落第之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人听到僧人同样科举落第的经历,不禁让诗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同时也让他对山林生活产生了向往。 “疑欲鑽龟卜,穷应叹雉还。”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的心情。他甚至想要用龟甲占卜来寻求指引,如果真的穷途末路,他应该叹息自己的命运。这两句诗将诗人的困惑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怀何处写,月上太虚闲。”最后两句诗人在月夜的太虚幻境中寻求解脱。这里的“月上太虚”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的境界,而“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解脱的渴望。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样的幻境中,表达了他对解脱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科举落第的经历,表达了自己对未来迷茫和无助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解脱的渴望。这首诗的韵律优美,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