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白岩僧舍》

佳景多为寺,一房当翠微。
炉香穿野霭,杉露滴僧衣。
害蜜蜂喧牖,抛生鸟候扉。
山深随兴味,斜日不须归。
作品赏析
这首诗《佳景多为寺,一房当翠微。炉香穿野霭,杉露滴僧衣。害蜜蜂喧牖,抛生鸟候扉。山深随兴味,斜日不须归》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僧人生活的诗。它以寺院为背景,通过描绘寺院周围的景色和僧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山林之美和闲适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佳景多为寺”,这表明寺院周围的环境优美,常常成为人们欣赏美景的地方。接着,“一房当翠微”描绘了寺院所在的山腰或山头,周围被翠绿的群山环绕,环境清幽。 “炉香穿野霭,杉露滴僧衣”这两句诗描绘了寺院的氛围和僧人的生活环境。炉香指的是寺院中的香炉所散发出来的香火,野霭则是指山林间的雾气。这两句诗表达了寺院中宁静、祥和的气氛,以及僧人生活在其中的清净与超脱。杉露则是指高大的杉树上的露水,滴在僧人的衣服上,更增添了环境的清幽之感。 “害蜜蜂喧牖,抛生鸟候扉”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寺院周围的动物世界。害蜜蜂在窗户附近喧闹,抛生鸟则在门口等候,这些动物与僧人的生活形成了和谐的共处。 最后,“山深随兴味,斜日不须归”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欣赏和留恋。尽管寺院周围的山林美景无穷无尽,但诗人仍然留恋不已,直到夕阳西下也不愿离开。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深深喜爱和留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院周围的景色和僧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山林之美和闲适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山林之美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宋]
    胡虏凭陵甚,长驱青海边。
    携家遭困顿,忧国愤迍邅。
    不省岁月换,徒惊花草鲜。
    到头苏息否,洒泪问苍天。
  • 2
    [明]
    帝室何多故,亲藩自取亡。
    从教赐几杖,讵意缺锜斨。
    氛祲霾彭蠡,妖星孛豫章。
    官寮甘就戮,郡县泣罹殃。
    百姓为鱼肉,宗人化犬羊。
    漫看传羽檄,妄欲改冠裳。
    司马当分阃,留都况接疆。
    算筹期克胜,师旅素张皇。
    掎角遥成势,风声孰敢当。
    焚舟才走敌,扫穴已擒王。
    北阙纡忧切,南征独断刚。
    六军行自将,千乘拥前行。
    事异荧离斗,时维律应商。
    投戈回落日,出号肃秋霜。
    露布收江右,行宫入建康。
    威仪喜重见,礼数觉周防。

  • 3
    [明]
    黄尘走名都,白日触隆景。
    云山忽当眼,便自出人境。
    翛然蹇驴翁,细路转岩岭。
    疏林划空明,一笑得人影。
    我家柴墟旁,南望长引领。
    烟萝绕茅屋,江月闲渔艇。
    栖栖恐无成,题诗聊自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